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内蒙古科技大学全校师生精神昂扬、心潮澎湃,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种媒介收听收看大会实况。
全校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凝聚起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收看实况
校领导、全体师生通过集中收看和个人收看等方式热切关注大会盛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阅兵仪式的磅礴气势与壮观场面,令师生们倍感振奋、激动不已。



同学们被阅兵式上的壮观场面所震撼。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努力奋斗的动力,铭记历史,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师生热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包金小
今天,我与学院师生一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深感振奋、自豪,同时也深切体会到材料科技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阅兵式虽已结束,但内心的澎湃久久未平。这场阅兵让我们再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更激励我们以科技自强捍卫来之不易的盛世。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育人育才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材料人的智慧与力量!
稀土产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冯佃臣
今日观看庄严隆重的阅兵仪式,作为一名在材料领域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的高校教师,强烈的民族自豪油然而生。当钢铁洪流浩荡驶过长安街,当战鹰呼啸划破天际,我所见不仅是国威与军威的彰显,更是无数尖端材料与先进制造工艺的高度融合。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育材料英才、为“制造强国”战略夯实根基的时代使命。它激励我必将“国家所需”深植于日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之中。我坚信,唯有培养出一代代兼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钢铁与稀土人才,方能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锻造出最强韧、最先进的“钢铁脊梁”。这,正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祖国最深情的献礼。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赵周华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我数次心潮翻涌。当战旗方队带着历史的厚重缓缓前行,当抗战英模代表的身影映入眼帘,那段浴血抗争的岁月仿佛跨越时空,让我深刻感受到“不屈不挠”四个字背后,是无数先辈用生命筑起的民族脊梁。当新型装备方阵整齐驶过,无人作战系统、高超音速导弹等国之重器震撼亮相,我既为祖国国防科技的飞跃自豪,更从中读懂“科技强则国家强”的深刻内涵。
未来,学院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在关键技术领域攻坚突破,同时把抗战精神、强军精神融入课堂,引导师生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发展,让青春力量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光芒。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佟振华
九三阅兵,气势恢宏,令我心潮澎湃。看着受阅方队和多项首次出现在大众眼前的先进装备,我深知今日和平来之不易 。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作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我将与全院师生共同铭记历史,传承先烈精神。我们将以专业知识为翼,学科建设为纲,在控制工程等领域深耕,用科技力量助力国家地区发展,告慰先烈英灵,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
文法学院院长 王力平
今天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潮澎湃,震撼不已。铁流滚滚,战旗猎猎,和平鸽与战机同框,昭示山河已无恙,吾辈更自强。三军将士步伐铿锵,新型装备威严列阵,充分展现了国家强盛与和平力量。这是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作为高校教师,我愿把阅兵激发的爱国情、历史感带进课堂,用科研与育人回答时代之问,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
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杨包生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心潮澎湃,震撼不已。受阅部队阵列威武雄壮,步伐铿锵坚定,国产新型武器装备集中亮相,既展示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与强大战斗力,更彰显了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与雄厚实力。
这场阅兵,是对抗战先烈的深切缅怀,对历史的郑重铭记,也是对和平的庄严宣誓,对未来的自信展望。身处高等教育和科研一线,我深感使命如磐、责任在肩。我们将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学院发展,推动化工学科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国家繁荣和世界和平贡献化工力量。
能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唐俊
九三阅兵的壮阔场面直击人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内心无比自豪与振奋。受阅方队如移动的钢铁长城,步伐铿锵、整齐划一,尽显军人的无畏与坚毅;先进装备按作战模块编组,体系化亮相,彰显我国科技的飞跃与国防的坚实,令人倍感骄傲。阅兵不仅展示了国防硬实力,更揭示了科技强军-教育强国的深层逻辑,这正是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是历史的传承者,更是未来的塑造者,更应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让科教兴国从口号变为实践。
数智产业学院院长 张超
当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检阅时,当最先进的各类装备不断展现时,作为高校教师,视觉和心灵的冲击是无比震撼的,内心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大阅兵是对历史和牺牲的深刻缅怀,它提醒着我们,今天的盛世繁华,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正如受阅官兵用汗水浇筑的钢铁长城,我们教育工作者正用知识构筑广大学生的精神长城。我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把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对未来的信心,融入到教学、科研和生活交流中去,为促进文明互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稀土产业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鹏
今天观看了9.3阅兵仪式,受阅官兵以庄严致敬、铿锵宣示、方队行进等形式,让世人看到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永恒军魂,更见证着红色基因在军人血脉中代代相传。
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先进的军事装备,更彰显了国家在高端制造、新材料研发等领域的巨大进步。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材料学科是支撑国防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石之一。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将持续深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等特色研究,致力于为国家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属于科大人的一份力量。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季向新
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式,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回首80年前,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长城,用生命守护了这片土地的尊严。如今,盛世中华,山河无恙,岁月静好,这一切正如先烈们所愿。然而,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和平依然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支撑。只有不断巩固综合国力,才能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挺直脊梁,赢得尊重。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团结奋斗,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让和平与正义的光芒永远照亮世界。

当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
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
我们共同期望拥有一个和平的世界


阅兵仪式展示了我国
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军队的高昂士气
让我们更加坚信祖国有能力
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我们应铭记历史 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将抗战精神转化为
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
更要勤奋学习 提升自身素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