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共有2426人受到表彰,我校85级采矿工程专业校友新疆宜化矿业总工程师庞建将与07级测控专业校友乌海能源公司职工姜明学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85级采矿工程专业校友新疆宜化矿业总工程师庞建将
戈壁煤海中的拓荒者——记全国劳动模范庞建将
在新疆昌吉州五彩湾的广袤戈壁上,狂风裹挟沙粒拍打着新疆宜化矿业智控中心的玻璃。59岁的总工程师庞建将站在操作室电子屏前,凝视着8公里外无人矿卡队列的作业画面。刚刚从矿坑返回的他轻轻拂过安全帽上沾灰的划痕,左手下意识摩挲着那本泛黄的《露天采矿设计规范》,书页上的深浅折痕,记录着他扎根戈壁煤海深处16年的6000多个日夜。

戈壁滩上的拓荒者
2009年,作为科班出身的露天开采专业人才,庞建将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毅然奔赴新疆宜化矿业。“当时这里只有三四个人,帐篷搭在戈壁滩,喝的是20公里外拉来的盐碱水。”回忆创业初期,他笑道,“洗完的衣服硬得像盔甲,全是盐渍。”
没有信号,联系靠对讲机;没有水电,挖地窝子当宿舍。每天在工地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之后,基本没有停歇。因为工作场地没有信号,庞建将只有回驻地才能和家人通讯,妻子在电话里听到他那熟悉又带着沙哑的声音,心疼不已,每次打电话就问老庞什么时候回来,而他却总说“再等等”。这一等,就是16年。期间,孩子升学、父母生病,他从未陪在身边。
多年操劳,庞建将身体还是出现了问题。2018年,他在宿舍突发休克,被确诊为间歇性房颤,术后仅休息3天就返回矿区。“不亲眼看看,心里不踏实。”他平淡地说道。
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矿区年产能大幅跃升,先后获评“特级安全高效煤矿”“国家级绿色矿山”“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山”“中级智能化煤矿”等荣誉,自己也获得“全国煤炭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面对赞誉,他摸着胸前的党员徽章说:“我和宜化矿,是互相成就。”

智慧矿山的奋进者
“时代变了,矿山必须智能化。”2020年,庞建将牵头推进技术改造。面对质疑,他带领技术团队埋头苦干,制定40项计划,引入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智能穿爆等系统,将测绘时间从10天压缩至2小时;部署百余台无人驾驶矿车,年节省成本数千万元。当复眼感知系统首次实现远程可视化监控时,工人们热泪盈眶:“庞总工让科技成了我们的护身符。”
作为公司总工程师,庞建将积极参与行业技术交流与培训,配合制定能源行业《露天煤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煤矿操作规程、规范,牵头攻克“端帮煤联合开采”技术难题,指导研发14项国家专利,撰写5篇专业论文,使设备停机时间年均减少600小时,生产效率提升20%。“技术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句朴素的话,成了团队的工作信条。

绿色发展的践行者
“采煤不能只挖资源,更要造绿水青山。”2018年,庞建将和团队成员尝试移栽梭梭树,却因戈壁恶劣环境几乎全军覆没。打击来得猝不及防,但庞建将并没有气馁:“我不信戈壁滩上种不出一点希望。”于是,找原因、做实验、实地考察和专家沟通交流……他一个环节都没有落下。
他白天带着团队满厂跑,深入研究地质、环境,晚上回到宿舍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从国内外找寻相关案例,通过引入先进生态治理技术和智能灌溉系统,使种植的长枝榆、白榆、沙枣、梭梭、红柳等每一棵树木都得到了充分滋养。如今,矿区拥有近千亩绿地、20余万株各类植物、3万立方米湖泊,野鸭、麻雀在此安家,昔日的“黑色煤海”变身“花园矿山”。
他还注重绿色矿山建设,在矿坑旁设立生态监测站,实时监控粉尘、水质,千方百计促进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环境好了,人才留得住。”这句话,道出了他深远的用心。

人才培养的推动者
作为“庞建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深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此,他牵头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与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导师带徒+岗位练兵”双轨培养机制,为公司青年职工定制成长计划。他的笔记本里记满职工家庭琐事:谁家妻子待产、谁需要探亲房……新入职大学生不适应环境,他连续三天带着下矿,用自己初到戈壁时“吐到胆汁出来”的经历鼓励对方。
16年来,他先后培养出3名高级工程师、9名中级工程师、222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130余人获安全、技术、煤炭相关职称,3人获各类工匠称号、6人获准东开发区技术能手称号、1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发表论文53篇,获专利36项,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21项。“我的根在矿坑,这里最需要人才。”他说。

清晨的阳光洒满整个厂区,庞建将戴上安全帽走向矿坑,无人矿车沿着智能路线穿梭,采煤机的轰鸣与火车汽笛交织成歌。儿子打来电话:“爸,同事都说我有个英雄爸爸!”这位花甲之年的总工望着亲手参与建设的矿山,眼眶微红。
从盐碱地到绿洲,从人工开采到智慧矿山,庞建将用16年的时光,在戈壁刻下当代产业工人的奋斗坐标——如煤晶般黝黑质朴,却折射出这个时代最璀璨的光芒。

07级测控专业校友乌海能源公司职工姜明学

姜明学是乌海能源水电公司机电实验室助理主管,从事矿山机电实验工作15年来,以一颗匠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凡,不仅自己的技能水平突飞猛进,还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学本领、练技术、谋创新、促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姜明学负责到生产现场对各基层单位数十个配电室及上千台高压电气设备设施进行集中性预防试验和检查工作,每次作业都亲自到现场操作,遇到突发情况迅速作出应对,确保生产安全稳定,每年为公司创收数十万余元。积极参与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和自动化设备实训室、井下电工实训室创建,对各生产单位机电从业人员开展实操培训,负责乌海能源公司电工类职业技能鉴定、技能比赛的理论考试、实操比赛的出题和评判工作,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截至目前,累计培训机电专业相关人员500余人次。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荣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3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项2项。热衷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授权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技术论文14篇,荣获全国煤炭工业信息化优秀论文2篇。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先后获评“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煤炭行业青年岗位能手”、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技术能手”、国家能源集团“技术能手”、国家能源集团“青年岗位能手”、乌海市“乌海工匠”等荣誉称号。
(来源:宜化集团、国能乌海能源之声)